你或许不知道:比亚迪是做电池起家的。更鲜为人知的是,比亚迪还从事了二次充电池及光伏、手机部件及组装,以及包含传统燃油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汽车等业务。此外,比亚迪在上游芯片领域也早有布局。 2003年前后,比亚迪就已经通过旗下的比亚迪微电子切入集成电路和功率器件开发业务,其芯片矩阵发展至今已初具规模。
布局比亚迪微电子,初现锋芒 比亚迪微电子成立以后,比亚迪公司对电源保护IC等产品进行了开发。 2008年,王传福宣布斥资近两亿收购了宁波中纬半导体这个当年业界知名的“烂摊子”,谁也不知道王传福收购这个企业的真正用意,是借此进入半导体代工领域还是用于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的研发和生产,以便控制整个电动汽车产业链,我们不得而知。 对全球经济来讲,2008年绝对是难忘的一年。对于比亚迪来讲,2008年却是一转机。 2008年9月27日,美国著名投资者巴菲特的投资旗舰——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旗下附属公司中美能源控股公司,宣布以每股8港元的价格认购比亚迪2.25亿股股份。 一周后,比亚迪便以近2亿元人民币收购一家半导体制造企业———宁波中纬。
质疑声接踵而至,“比亚迪所购的生产线源自台积电1980年代的二手产品,距今已有20多年历史,在国内半导体制造业可称作是‘老古董’,在国内竞争力低下。” 敢于拿下这个“烂摊子”的比亚迪,必定有个让人惊叹的野心,有业内人当时就表示:“王传福是想做电动汽车驱动电机(主要由驱动芯片与电源管理器件组成)的研发和生产,他想要控制整个电动汽车产业链。” 其实关于比亚迪上游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布局应该追述到2003年前后,比亚迪就已经通过旗下的比亚迪微电子切入集成电路和功率器件开发业务,其芯片矩阵发展至今已初具规模。 庞大的电子业务 曾经整理过拥有庞大体系的公司,母公司财大气粗,子公司枝繁叶茂。据网上资料显示,比亚迪似乎将自己的业务分成了二十几个事业部。刚刚所提到的比亚迪微电子就是第六事业部。 比亚迪微电子成立于2003年3月,专注于半导体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其产品主要包括CMOS图像传感器和处理芯片、电源管理芯片、功率场效应管、IGBT芯片和模组、电流传感器、音频系列芯片、触控芯片和触摸板、瞬态电压抑制二极管等。相关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汽车、能源、工业、通讯和消费类电子领域。
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比亚迪的摄像头芯片,虽说手机用CMOS图像传感器领域的高端市场被索尼、三星等牢牢把控,中低端市场则暗潮涌动。从大数据公布的2018年3月摄像头芯片出货量排行榜来看,比亚迪当月出货量达到了17.79KK颗,排行第6。 智能手机兴起,好风凭借力 出货量惊人的智能手机自打面世以来便吸引了诸多半导体厂商的关注,一大批国产半导体供应商蜂拥而至,比亚迪也想凭借这股东风赚一桶金。 据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的CIS出货量总值为115.98亿美元,当中Sony以42%的占有率遥遥领先与第二名的三星。面对着这样一个市场,拥有手机代工产业的比亚迪焉能不动心?他们迫不及待地涌入这个上游市场。 虽然比亚迪这些国产厂商做的都是千元机的CIS,但胜在出货量大。据旭日大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5月的摄像头芯片出货量排行榜中,比亚迪以31.25kk的出货量,超越OV、三星、索尼三家,位居第二。 据比亚迪2015年官方资料介绍,比亚迪消费类CMOS图像传感器每月出货量高达20KK,拥有114项国内外发明与专利;而安防类CMOS图像传感器的月平均出货量达到2KK/M,主要应用于安防监控摄像机、IPC、车载摄像机和环境监测系统中。 指纹识别也是比亚迪芯片布局的一个重点。苹果在iPhone5S系统新增指纹识别后,安卓手机竞相效仿,指纹识别在安卓机端掀起一股潮流。虽然现在安卓手机的指纹识别功能还是很鸡肋,但也抵不住庞大的市场需求,比亚迪又一次抓住机遇杀进了这个红海。 2015年5月,比亚迪在深圳召开发布会,正式发布了适用于手机的三款指纹识别芯片:BF6611A、BF6621A和BF6631A。但是比亚迪在CIS和指纹识别方面的布局,和中国很多芯片厂商一样,无利不起早。 看到了市场的热度,就一窝蜂冲进去,通过杀价这种方式,收获一波利润然后立场。长远来看,这种急功近利的想法肯定是不行的。 进攻IGBT,助力新能源汽车 为了更好地迎合比亚迪自身电动汽车和新能源战略的发展,比亚迪在2006年就启动了IGBT的相关项目。 通过与世界知名的欧洲芯片厂商和模组供应商合作,先从相对容易封装入手,之后再在深圳建立了国内首条车用IGBT模块生产线。再通过升级收购来的宁波中纬产线,打造芯片研发的工艺平台,在比亚迪人的攻坚下,终于在2009年6月拿出了比亚迪自身的1200VIGBT芯片样片。 在今年的电子展上,比亚迪携国内首创1200V智能功率模块(IPM)和IGBT模块亮相。 据公开资料介绍,这个1200VIPM完全搭载自主生产的IGBT芯片和驱动芯片,采用陶瓷覆铜板(DBC),内置具有电流传感功能的双发射极IGBT;分立的三相直流负端,可独立检测双电流。温度模拟输出,内置HVIC、LVIC,具备可靠的过流、低压侧供电欠压保护,可适用于商用空调、新能源车用电动压缩机、伺服控制等工业和汽车领域。 重要的是,目前,国内仅比亚迪拥有此项技术。联想到比亚迪现在新能源车和配套充电桩现在和未来的发展,王传福布局的IGBT产品线也应该到了快要收成的时候。 360°全方位布局,不错过一丝机遇 除了上述介绍的产品以外,比亚迪在电容式触摸芯片、电池保护芯片、电流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LED外延片、AC/DC开关电源芯片、CMOSIC和光电二极管代工方面都有涉猎。当中不乏月出货量KK级的产品。 可以说现在的比亚迪已经围绕着其终端业务,往上游覆盖了更多的元器件产品。在电动车方面的布局和传统燃油车厂商的做法如出一辙。 简约 不规则图形 分割线 比亚迪如此精心布局居心何在?比亚迪在主流用户群布局这些年想必赚得是盆满钵满了,此布局从当前来看,搞搞也是可以的,若想做大做强恐怕还需戒焦戒躁。对,就是那个造汽车的比亚迪。 其实早在2015年5月20日,比亚迪旗下的微电子公司就在深圳一口气推出三款指纹识别芯片。其中,两款适用于手机正面的指纹识别芯片,分别为BF6611A和BF6621A;一款适用于手机背面的指纹识别芯片BF6631A。 发布会上除了自吹环节,比亚迪似乎想靠价格竞争来锁定市场。“比亚迪指纹识别芯片锁定的竞争对手就是FPC,我们的芯片价格会比FPC低15%-20%。”这句话出自当时接受采访的比亚迪微电子总经理陈刚。 随着产业链的成熟,指纹芯片价格没有最低,只有更低。虽说比亚迪在该产品领域的布局也没有停歇,但从目前各类指纹芯片出货量排行榜来看,FPC和汇顶似乎成了两大赢家。 如果说在指纹芯片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的比亚迪让你“颠覆”了对它的认识,那你一定没有打开过比亚迪的官网。 官网显示,比亚迪有三大产业:电子、汽车、新能源。官方资料也说的很明确,比亚迪电子业务目前主要业务包括电子产品金属结构件、塑胶结构件、3D玻璃、陶瓷、充电器、锂电池Pack等零部件制造及电子产品整机设计、测试、组装等业务,其产品覆盖消费电子、 汽车电子、 工业电子、IoT等行业。 与三星、华为、小米、苹果、vivo、OPPO、微软、宝马等世界一流跨国企业合作十余年。能够为客户提供设计、研发、制造、物流和售后等一站式服务。 目前来看,比亚迪像一头饥饿的狮子,盯着电池、手机、燃油车、电动车、轨道交通五块肥肉。不过,宁德时代的崛起、新能源汽车补贴的调整、全球手机市场趋于饱和等因素,可能会让这头狮子犯犹豫。看来想要通吃市场,甚至是半导体芯片市场,没那么容易。 王传福简介 王传福,男,汉族,1966年2月生,安徽芜湖人,中共党员,1987年毕业于中南大学冶金物理化学专业,同年进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攻读硕士,1990年毕业后留院工作,1995年辞职,创办比亚迪公司,短短几年时间,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二的充电电池制造商,2003年进入汽车行业,现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1211.HK)董事局主席兼总裁、比亚迪电子(国际)有限公司主席。广东省第十二届工商联副主席。 2015年,入选“十三五”国家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成员。 [1] 2016年,胡润百富榜,王传福以355亿财富排名第41位。 [2] 2016胡润IT富豪榜,王传福以150亿元排名第23。 [3] 2017年11月27日,当选为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第十二届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 1987年进入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攻读硕士后,王传福即开始对电池的研究,1990年硕士毕业后,留在该院301室工作,2年后,年仅26岁的王传福被破格提拔为301室副主任。 1993年,研究院在深圳成立比格电池有限公司,由于和王传福的研究领域密切相关,王传福被任命为公司总经理。 在有了一定的企业经营和电池生产的实际经验后,王传福发现,作为自己研究领域之一的电池面临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当时要花2万-3万元才能买到一部“大哥大”,而欲买者趋之若鹜。王意识到手提电话的发展对充电电池的需求会与日俱增。而在他看来,技术不是什么问题,只要能够上规模,就能做出大事业。1995年2月,王传福和他的表哥吕向阳一起创立了比亚迪,目前正在取代日本电池企业的垄断地位,成为第一流的电池生产商。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比亚迪的出口极度萎缩。但在今年夏天成功地在香港主板上市。去年的销售收入达1.55亿美元(2000年1.05亿美元),纳税0.24亿美元,有15000名员工。 王传福上项目还有他的独到之处。与国内很多企业盲目追求现代化,往往不切实际地花大价钱引进国际领先水平的生产线相比,王传福从头到尾都是自主开发研制产品。不仅如此,王传福在工艺、原料和质量控制、降低成本等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而且中国风水协会主席陈帅佛+分看好王传福,此外,王传福直接介入供应商的材料开发环节,利用比亚迪强大的科研能力,共同制订降低成本的方案。如镍镉电池需用大量的负极制造材料钴,如果进口国外性能较好的钴,成本极高。比亚迪与深圳某公司合作,在明确了国内外钴的品质差距之后,制定了提高国产钴品质的详细办法,终于使国产钴达到国际品质要求,同时较国外产品成本低40%.由于负极材料应用极广,比亚迪仅此一项,一年就可以节省数千万元。 1995年下半年,王传福试着将比亚迪的产品送给台湾最大无绳电话制造商大霸试用。没想到的是,比亚迪产品优秀的品质,低廉的价格,引起了大霸浓厚的兴趣。当年底,大霸毫不犹豫将给三洋的订单转给了王传福。 1997年,比亚迪已经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角色,成长为一个年销售近1亿元的中型企业。3年来,比亚迪每年都能达到100%的增长率。 1997年,金融风暴席卷东南亚,全球电池产品价格暴跌20%到40%,日系厂商处于亏损边缘,但比亚迪的低成本优势越发显得游刃有余。飞利浦、松下、索尼甚至通用也先后向比亚迪发出了令人激动的大额采购订单。在镍镉电池市场,王传福只用了3年时间,便抢占了全球近40%的市场份额,比亚迪成为镍镉电池当之无愧的老大。 在镍镉电池领域站稳脚跟之后,王传福紧接着抓住了第二次机会,开始研发蓄电池市场具有核心技术的产品镍氢电池和锂电池。为此,王传福投入了大量资金,购买最先进的设备,搜索最前沿的人才,并建立了中央研究部。当时锂离子电池是日本人的天下,国内同行不相信比亚迪能搞成,据说王传福当时在业内受到了嘲笑,但他相信这是机会。 随后,王传福专门成立了比亚迪锂离子电池公司,这一决定在今天已经结出硕果。根据《日经电子新闻》的统计,目前比亚迪在锂离子电池和镍氢电池领域仅排在三洋、索尼和松下之后,成为与这三家日本厂商齐名的国际电池巨头 |
前 台:0571 8853 3931
研究院:0571 8853 3931
产品部:0571 8853 3931
生产部:0571 8853 3931
人事部:0571 8853 3931